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政策文件 > 《临港新片区加快XR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

《临港新片区加快XR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

发布时间:2023-04-26 |栏目:政策文件 |浏览次数:601

扩展现实(Extended Reality, XR)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,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前瞻领域,是“元宇宙”虚实映射、虚实交互、虚实融合的核心支撑。为进一步推动新片区 XR 产业发展、生态构建及技术创新,布局新赛道、培育新动能,根据《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 年)》《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》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》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等文件精神,特制定本行动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五个重要”指示精神,准确把握新征程上新片区肩负的重大使命任务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顺应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 XR 行业融合创新构建发展新业态,以 XR 核心软硬件突破打造产业新生态,以 XR 场景应用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,为上海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为新片区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长极。

二、发展目标

到 2025 年,新片区 XR 产业总体规模(含相关硬件、软件、应用等)突破 100 亿元,XR 终端产销量超过 100 万台,集聚相关企业及机构超过 100 家,培育 5 家以上优质企业,集聚相关人才 5000 人,建成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生态的公共服务平台,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园区和产业发展集聚区。

三、工作举措

(一)打造 XR 产业集聚生态

1. 全力建设 XR 特色园区。依托新片区场景资源丰富、产业链企业集聚、政策配套完善等突出优势,围绕关键技术融合创新、全产业链条供给、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XR 产业关键环节,加强源头创新、强化产业引领、打造产业发展新地标,力争建成国内领先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XR 产业特色园区。

2. 大力培育 XR 链主企业。围绕近眼显示、感知交互、渲染计算、终端设备、光学模组、内容生成等核心领域,加快培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链主企业,支持 XR 产业集聚发展,建设 XR 产业创新中心,不断提升新片区 XR 产业综合集成能力、产业链上下游带动能力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。

(二)推动 XR 关键器件布局

全面提升 XR 关键器件的产业化供给能力,研发高性能 XR专用处理芯片、传感器、光学器件等关键器件,促进一体式、分体式等多样化 XR 终端设备发展。

3. 高端芯片。加大主控系统级芯片(SoC 芯片)研发支持力度,突破主控 SoC 芯片性能,推动图形处理器(GPU)、专用集成电路(ASIC)、可编程逻辑阵列(FPGA)等算力芯片的研发,提升适合精细化渲染、低时延的算力芯片效能,实现规模化生产,加快 XR 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进程。

4. 传感器。重点布局惯性传感器(IMU 传感器),包括加速传感器、陀螺仪和地磁传感器等,突破头部和手部六自由度(6DoF)追踪定位技术。提升动作捕捉传感器性能,包括红外镜头和红外感应传感器、接近传感器、触控板用的电容感应传感器,实现高精度、高可靠、低功耗、低成本的产业化量产。 面向未来 XR 终端设备及应用场景,前瞻布局基于磁感、超声波、非可见光、生物化学等新原理的智能传感器。

5. 光学器件。大力发展晶圆级光学元件、阵列光波导、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、体全息光栅衍射光波导等光学模组,使 增 强 现 实 ( Augmented Reality, AR)、 混 合 现 实 ( Mixed Reality, MR)终端设备迈向轻薄化、轻量化。重点关注菲涅尔透镜、短焦/折叠光路系统、折叠光路/超短焦光学(Pancake)模组、自由曲面、带有光束分离功能的曲面镜(Bird Bath),解决虚拟现实(Virtual Reality, VR)终端设备小焦距和薄镜片显示兼容的问题。

(三)推进 XR 关键技术融合创新

围绕近眼显示、渲染处理、感知交互、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,强化 XR 与 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,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,面向特定场景,支持具备商业化潜力的核心应用技术开发。

6. 近眼显示技术。布局 4K 以上快速响应液晶(Fast LCD),重点推动硅晶液晶技术(LCOS)、硅基 OLED(Micro OLED)、次毫米发光二极体(Mini LED)、微发光二极体(Micro LED)等近眼显示技术升级,加快近眼显示向高分辨率、大视场角、轻薄小型化方向发展,实现新型微显示技术的产业化。

7. 渲染处理技术。大力推动渲染优化技术,研发混合云渲染、基于眼球追踪的注视点渲染、人工智能渲染等新兴技术,推动 XR 渲染处理向软硬耦合、质量效果兼顾的精细化方向发展。

8. 感知交互技术。大力发展由内向外追踪定位技术研究,发展虚实融合、语音感知、手势感知等感知能力,力争实现虚实交互、手势交互、语音交互、眼控交互。加强肌电传感、气味模拟、虚拟移动、触觉反馈、脑机接口等多通道交互技术研究,促进感知交互向自然化、情景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
9. 安全可信技术。重点探索安全可信的 XR 产品和服务在各场景中应用。充分发挥新片区“信息飞鱼”全球数字创新岛,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科技创新产业链,在数字安全、个人隐私数据保护、数字服务市场开发、数据跨境流动、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。突破基于可信计算主动免疫双体系并行动态度量检验技术,加快可信计算在 XR 网络应用协议与接入机制的应用研究与推广。

(四)发展多形态 XR 终端设备

10. 支持研发新形态 XR 终端设备。重点支持轻量化 AR 智能眼镜、高性能 MR 头显等整机产品研发制造,实现 AR/MR 整机产品生产能力迅速提升。支持研发升级 XR 终端设备,推动终端设备向低功耗、小体积、大视角、可变景深方向发展。力争突破全息显示及体感终端前沿技术,支持浮空投影、裸眼3D、空间成像等全息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。

11. 批量化生产多形态 XR 终端设备。布局 XR 终端设备生产,实现 XR 整机产品规模化生产。加强从底层到应用全链条布局,培育消费级产品及行业级解决方案。

(五)加快 XR 关键软件研发

加快建设自主软件开发平台,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操作系统、三维开发引擎、内容制作软件,以及感知交互、渲染处理等开发工具软件。

12. 操作系统(OS)。大力支持研发建设 XR 产业操作系统(OS),实现操作系统模块化解耦、弹性部署,灵活适配全场景,丰富 XR 终端形态,支持面向多终端的电子集成驱动器(IDE)环境,提高开发效率。鼓励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,实现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。

13. 算法引擎。鼓励国内自主开发算法引擎,重点突破物理模型计算、AI 计算、图像渲染、声音、动画系统渲染等特定功能。支持平台化引擎公司发展壮大,实现创作便捷化,促进用户原创内容(UGC)发展。支持国产化游戏引擎研发推广,降低开发门槛,促进 XR 产业快速发展。

14. 开发工具包(SDK)。发展开发工具包(SDK),降低 XR应用开发门槛,提供专业服务集合,如推送技术、图像识别技术、移动支付技术、语音识别分析技术等,帮助开发者跨平台实现 3D 模型、3D 环物、全景图、全景视频的渲染以及各种交互功能。鼓励国内 XR 厂商进行 SDK 技术研发,构建系统化产业生态体系。

(六)提升优质内容供给水平

15. 支持内容创作。加大对 XR 内容创作团队的扶持力度,开展沉浸式内容生产工具及流程优化培训研究,支持三维化、强交互内容创作与规模生产。打造全面 IP 权益内容库(涵盖动漫、虚拟直播、虚拟偶像和虚拟社交等),持续丰富虚拟现实硬件产品和内容供给,促成内容、终端互相促进的正向循环产业生态。支持国内头部游戏企业进一步提升游戏内容创作质量,促进头部影音平台提升综艺文化内容创作质量,构建完善的 XR产业内容生态圈。

16. 构建内容共建共享平台。支持建设沉浸式内容开发开源软件社区,鼓励向社会开放,扶植用户生成内容(UGC)生产。鼓励创作者经济,构建优质内容共建共享平台。构建 XR 内容生态的运营体系,搭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内容交流平台,进一步发掘 XR 产业生态圈的新机会。

(七)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

17. 开展揭榜挂帅。通过“揭榜挂帅”形式征集新片区人工智能项目应用场景需求解决方案。经过公开征榜、专家评审、需求厘清等工作,围绕智慧交通、智慧生活、城市治理、基础能力等领域,面向国内外重点企业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等征集解决方案,提升新片区产业集聚功能。

18. 支持示范应用。鼓励各开发主体通过企业内部梳理、园区内部企业需求排摸,推荐信息化项目,推进新片区市场信息化场景,助力 XR 生态链企业参与市场化场景建设,服务并扎根于新片区。

(八)多措并举引育 XR 产业专业人才

打造覆盖多层次的 XR 产业人才梯队,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相互促进。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海市、新片区的相关政策,强化国际人才服务,建立国际人才储备库;发挥人才落户、住房、安家补贴等各类政策作用,重点培育 XR 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、技术专家、企业领军人才及团队,带动培养一批创新团队;同时,以应用为导向,强化校企合作,培养一批技术、产业和商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。实施更大力度的高端个人经济所得税贡献奖励激励政策,营造产业创新、创业氛围,建立国内外人才创新、创业的绿色通道。

(九)用好用足新片区系列支持政策

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,重点在研发扶持、人才引进、落地奖励、场景应用、数据开放、创新孵化、招投联动等方面给予支持。加大产业专项资金对 XR 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,探索更加适合 XR 发展需求的灵活支持方式,建立多层次 XR 产业发展专项政策,支持企业参与新片区本地化场景开发建设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推进

加强各处室协同,按年度制定各处室工作落实计划,逐年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按期执行,定期开展工作成效总结。鼓励开发主体搭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,推动 XR 企业与行业应用方合作交流,加速新技术、新产品应用落地。聚焦产业链头部企业、关键环节领军企业、先导研发创新企业等,梳理绘制产业链图谱,组织开展精准招商活动,引进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和重大项目,实现整个产业链升级换代。强化招商团队与相关部门、有关地区的交流合作,形成工作合力,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 确保项目尽早开工投产。

(二)优化发展环境

建立高效联动机制,依托互联网平台、大数据平台等,推动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流程互通,持续强化融合发展推进合力。放宽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业态的市场准入限制,清理制约人才、资本、技术、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,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。推动相关行业在技术、标准、政策等方面充分对接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打造有利于 XR 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。增设 XR 产业基金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,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化。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和培训交流,提升政府、企业、行业组织、科研院所等各类参与主体对 XR产业的认识水平。

(三)推动交流合作

强化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,构建开放发展、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。支持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等机构开展产业链对接、产研合作、行业交流等活动。鼓励高校、企业和科研院所与海外团队开展创新合作,推进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资源互动。

来源:临港新片区

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

项目申报办公室:方主任

电话-微信:15618903837

*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整理解读,如有纰漏,请与我们联系。

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:权威的政策辅导+园区招商平台

政策扶持:指导企业申请各类政府专项补贴资金,包括上海科委,经信委,发改委,商务委和各区部门政策资金项目。专业规划,重点申报,确保立项,获得扶持资金。

园区招商:上海市级园区,科创企业迁入即奖励,落实软件企业退税,签订高额返税,安排人才落户,土地厂房免租。鼓励人才创业,0元注册公司,免费提供地址,辅导申报创业政策补贴资金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版权所有
电话:15618903837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50号1栋1108室 备案号:沪ICP备19002494号-4
广告